文益渐作为高丽恭愍王的使臣出使中国,但当时棉籽禁止对外输出,于是文益渐就将棉籽藏在笔杆内,偷偷带回了韩国,棉花开始在韩国种植,也为韩国的冬天带来了暖和的棉衣,文益渐也因此被韩国人尊称为木棉公。
在韩国,今年9月中旬还保持持续高温天气,但这几天突然降下温来。高压冷空气(찬공기)从大陆方向流入,致使天气从30度骤降到18度。寒意的突然侵袭(침입하여 습격하다),让人们想起韩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用棉花(목화)的种子(씨앗)为这片土地带来暖和的文益渐(문익점)。下面来看看文益渐是怎样完成了这种农业消费上的革新(혁신),给只能用麻(삼)制衣裳御寒的百姓提供暖和衣服的吧。
公元1329年,文益渐出生于江城县(강성현),现庆尚南道山清郡(산청군)一个书香门第(학자가문)。排行老二的他在十岁时就已成为大儒学家李谷(이곡)的学生。李谷才能出众,不但考中了元朝的科举(과거),还上书(상서하다)废止了持续了80年的贡女制,是一位有仁有义的大学问家。文益渐在他的门下不但学到了至高学问,更重要的是他还学会了怎样做人。经过了十年间对学问和自身心性的磨炼(단련하다),他在20岁时就进入了国立学堂-敬德斋学习,23岁时在元朝设于高丽的征东省乡试中及第。公元1360年,他考中文科并当上了相当于副郡守的八品官-金海府司录。之后他又连续担任掌管儒学教育的成均馆(성균관)谆谕博士和负责直接向君王进谏的左正言(좌정언)等官职。
公元1363年,他以书状官(跟随使臣派往国外的文官)的身份前往元朝。然而当时高丽君王恭愍王(공민왕)因施行了恢复国权的政策,对亲元派进行了大举清扫,这导致高丽与元朝的关系急速恶化(악화되다)。恭愍王几次派出使节团,想要缓解矛盾,却每次都被元朝扣押(억류하다)。因此出使元朝是一个连性命都无法保障的任务。然而为了祖国的未来,文益渐欣然(기쁘거나 반가워 기분이 좋은 모양)接受了出使的命令。不出所料(미리 생각 한 바와 틀리지 아니함),他一来到元朝,就被扣押了42天,后又被流配(유배하다)到了云南。3年后他终于可以踏上回国的征程,而在他的行囊(행낭)中,装着送给祖国的特别礼品。
因受到恩师(은사)李谷的影响,他在元朝时很早就开始学习元朝的农业书籍《农桑辑要》,并对务农(농업에 종사하다)与纺织(방직)表现出极大爱好,他也因此了解到了棉花这一农产品。在流配期间,他看到元朝的农夫种植的棉花,最终认识到将棉花带到祖国并为百姓造福才是他的真正任务。当时元朝对棉花的流出特别警戒,文益渐只能将棉花的种子藏在笔杆(연필대)里面,最终把它带回了家乡。之后经过他与热衷于农学的岳父郑天益的共同努力,终于在高丽也成功地栽培出了一簇棉花。4年以后,棉花经过不断的培植已经达到可以供应整村人,可是高丽当时没有可以抽出棉丝(무명실)制成衣料的机器。正巧中国的僧侣弘愿(홍원)访问此地,在他的帮助下,文益渐等人制成了纺棉的机器,终于成功地做出了棉衣(솜옷),而这种技术也传播到了全国。
文益渐对棉花的栽培以及后来的棉花消费,可以说是高丽末期和朝鲜初期的一种产业革命(산업혁명),它给国力的增强和百姓生活的提高带来了巨大影响。暖和恬静的棉质为衣料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另外纱锭(방추)和纺线机器等主要的棉纺器械的发明也掀起了其它领域的消费器械的制造热潮。棉线还成为了蜡烛(양초)的灯芯(등심)和火药的导火索(도화선)。棉布在成为通货交换手段的同时,还成为了对日本和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
文益渐于公元1398年去世,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世宗在1440年追封(추봉하다)他为领议政(영의정 ),加封谥号(시호)富民侯(부민후)。文益渐用一把棉花种子大大改善了韩国人的生活,可以说他是改变了国家产业格局的大革命家。
想为自己的历史知识充电?看更多韩国历史明星的介绍吧>>>>